台灣國際政策研究中心 Taiwan International Policy Research Center

中美高層會談前夕:美國多次公開評論台灣議題引發議論

2021年3月15日

眾所矚目的美中高層對話即將於周四(3月18日)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。外界分析,除了美中經貿問題將是對話核心之外,南海和台灣議題也會是對話焦點之一。後者可從這幾天,美方高層對於台海議題的陸續評論可見一斑。

3月10日,美國國務卿布林肯(Antony Blinken)在眾議院答詢時承諾,將邀請台灣參與美國總統拜登(Joe Biden)籌劃的民主峰會(Summit for Democracy)之外,他又以「國家」(country)代稱台灣,引起外界許多討論。

澳大利亞國立大學(ANU)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向BBC中文分析,布林肯此舉似乎是華府在試探北京反應。他認為,布林肯以「國家」稱呼台灣是否為口誤,外人無法核實,而且重要性不大。宋文笛說,「但若是『有意口誤』,則進則是拜登團隊或許是在試水溫,退則是布林肯在阿拉斯加會議前夕,預先虛晃一招,拉開戰略縱深,以預留一步和累積籌碼。」

美中會前,美國就台灣議題表態?

拜登上任後,美中高層首次對談引起外界矚目。美方參與者除了布林肯之外還有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(Jake Sullivan),中國則有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以及外交部長王毅確認與會。

3月9日,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(Philip Davidson)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答詢表稱,中國有在六年內攻台的可能性,又表示美國須定期檢視「戰略模糊」(strategy ambiguity)在台海問題的適用性,引起討論。

隔日(10日),布林肯在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上,回答韓裔共和黨議員金映玉(Kim Young)詢問,關華府是否將邀請台灣出席首屆民主峰會時,布林肯表態支持台灣加入世衛組織(WHO),並且承諾即邀請台灣參與民主峰會,又以「國家」稱呼台灣。

根據台媒報導,布林肯回答金映玉時稱:「我絶對承諾會做這件事。我和你有共同看法,台灣是一個強健的民主政體、並有十分強大的科技力量,也是個能夠對世界,而不僅是對它的人民做出貢獻的國家。台灣處理新冠肺炎,也是個極佳例子。」

而布林肯以「國家」代稱台灣,亦引起台灣輿論不小回應。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在布林肯發言隔日(11日),在例行記者會上感謝美方表達對台灣的持續支持,以及對台灣民主制度及防疫成果的肯定。

不過,外界許多分析都表示,這可能是美國希望在阿拉斯加會議前,率先釋放給北京的信號。此外,北京如何接招,外界同樣關注。

北京靜觀其變

目前為止,北京並未就美國邀請台灣參與峰會,以及布林肯的發言正式回應。

但是,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上周就有關美印太司令部稱台海六年內「可能發生戰爭」的講話回應媒體稱,美國不該在中國內政問題上無端揣測或煽動。他又說,台海問題都是民進黨當局與美國造成,北京強烈要求美國停止軍售台灣,遵守「一個中國」原則。

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也向港媒中通社表示,此次美國通過布林肯發言表態,是在顯示自己於外交上的強硬形象。而且,承諾邀請台灣參加民主峰會,是對「台獨」發出錯誤信號,並讓「台獨」勢力更加猖狂。

長期研究印太情勢的宋文笛則認為,阿拉斯加會議在台灣議題上的突破空間並不大,重點在「對話」而非過度期待任何「共識」。他向BBC分析,因為北京在兩岸議題上已經站穩「以我為主」立場,期待從長期實力對比演變,以及中期對台統戰,累積籌碼。